| [1] Anselin L.Lagrange Multiplier Test Diagnostics for Spatial Dependence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J].Geographical Analysis,1988(1):1-17. [2] 李永友. 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114-133.
 [3] 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 Aschauer D A.Fiscal Policy and Aggregate Demand[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1):117-127.
 [5] Hillman A L.Public Finance and Public Policy:Respon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Govern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6] Martin S J,Clapp J.Finance for Agriculture or Agriculture for Finance?[J].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2015(4):549-559.
 [7] 张元红. 财政政策与中国农业的周期性波动[J].中国农村观察,2000(4):2-11.
 [8] 李焕彰,钱忠好.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因果与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8):38-43.
 [9] 辛冲冲,陈志勇.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LMDI分解法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7(3):78-86.
 [10] 黄寿峰. 财政支农、金融支农促进了农民增收吗?——基于空间面板分位数模型的研究[J].财政研究,2016(8):78-90.
 [11] 石泓,余志刚,张占友.黑龙江省农业财政支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9(6):86-90.
 [12] 孟志兴,孟会生.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84-87.
 [13] 张海燕,邓刚.财政支农支出对四川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2(6):78-81.
 [14] 沈国军. 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4(1):127-129.
 [15] 吴怀军,周曙东,刘吉双.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江苏证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7(7):65-72.
 [16] 苏永伟. 基于ECM模型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5(6):78-82.
 [17] 魏朗. 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对1999—2003年农业生产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9):11-16.
 [18] 李晓嘉.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 2012(1):68-72.
 [19] 陈鹏,李建贵.财政支农资金的减贫增收效应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37-145.
 [20] 孙长清,李辉.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实证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7(1):50-53.
 [21] 朱建军,常向阳.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面板模型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9(2):38-45.
 [22] 张东玲,陈景帅,王保贵.区域异质性: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泰尔指数和区域面板的经验数据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1):36-44.
 [23] Chang J.Agriculture Productivity,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2001(4):269-278.
 [24] 林毅夫.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J].经济前沿,2004(8):4-6.
 [25] 杨得前,刘仁济.地方财政支出对产业生态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财贸经济,2018(7):49-64.
 [26] 贾敬全,殷李松.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15(9):18-28.
 [27] 龚维进,覃成林,李超.中国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基于结构与空间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5):24-37.
 [28] 李晓嘉,蒋承,吴老二.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6(1):108-120.
 [29] 余可.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4):82-86.
 [30] 宏亮. 财政支农增长的空间外溢性及门槛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2013(5):62-69.
 [31] 陈彦光. 基于Moran统计量的空间自相关理论发展和方法改进[J].地理研究,2009(6):1449-1463.
 [32] 陶长琪,杨海文.空间计量模型选择及其模拟分析[J].统计研究,2014(8):88-96.
 [33] 叶阿忠,吴继贵,陈生明,等.空间计量经济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34] Elhorst J P.Spatial Panel Data Models[M].Berlin:Springer,2010.
 [35] 柏玲,姜磊.金融支持区域创新的竞争和溢出效应——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3(7):13-23.
 [36] 白俊红,王钺,蒋伏心,李婧.研发要素流动、空间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7(7):109-123.
 [37] Halleck Vega S,Elhorst J P.The SLX Model[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15(3):339-363.
 [38] Hansen B E.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Estimation, Testing, and Inference[J].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9(2):345-368.
 [39] 张亦弛,代瑞熙.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8(3):90-99.
 [40] 晏强. 粮食主产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果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41] 胡玥. 财政支农、农业现代化与山西农业发展[J].经济问题,2012(1):73-77.
 [42] 孙一平,周向.异质性人力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 2015(4):108-119.
 [43] 钞小静,沈坤荣.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4(6):30-43.
 [44] 侯新烁,周靖祥.中国区域投资多寡的空间尺度检验——基于省份投资与其增长效应一致性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3(11):31-43.
 [45] Elhorst J P.Matlab Software for Spatial Panels[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14(3):389-405.
 [46] 于斌斌.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能源效率提升[J].统计研究,2018(4):30-40.
 [47] 曾艺,韩峰,刘俊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了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5):83-100.
 [48] 宁丹虹.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7个细分行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报,2017(3): 145-160.
 [49] 李胜会,宗洁.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与居民健康——兼对逆向选择行为的检验[J].宏观经济研究,2018(11):26-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