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栗晓红. 主权视野下的教育国际条约分析[J].药学教育,2014(3):1-6. [2] 俞培果,王大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有关问题的国际讨论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10):20-24. [3] 魏艳茹. 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高等教育服务的国际法规制[J].学术交流,2008(7):75-77. [4] 姚海棠,姚想想.来华留学生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业,2013(14):255-257. [5] 宋华盛,刘莉.外国学生缘何来华留学——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11):31-38. [6] 陆菁,凌慧,潘修扬.全面开放格局下的中国高等教育服务国际化——高等教育服务出口与留学生来华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9(1):22-27. [7] 李盾. 来华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J].对外经贸,2018(10):148-152. [8] 李冬梅,张巧玲.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学历生与非学历生视角[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8(2):40-44. [9] 陈飞宇. 我国与“一带一路”区域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18(6):73-80. [10] 魏浩,袁然,赖德胜.中国吸引留学生来华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与全球172个国家双边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8(11):76-90. [11] 唐佳璐.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服务出口研究——基于境外消费视角[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1-29. [12] 金孝柏. 自由贸易试验区背景下我国加快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新路径[J].国际贸易,2015(7):25-30. [13] 魏姝.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法制的演进与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52-160. [14] 唐静,王竹青,许陈生.双边教育协定对来华留学服务贸易规模的影响[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1(1):32-47. [15] 李航敏.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16] 贺书锋,郭羽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析:政治因素重要吗?[J].上海经济研究,2009(3):3-10. [17] 潘镇,金中坤.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J].财贸经济,2015(6):85-97. [18] 杨宏恩,孟庆强,王晶,李浩.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投资协定异质性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6(4):24-36. [19] 刘铁娃. 国际友好城市文化交流与国家软实力提升[J].对外传播,2017(10):51-53. [20]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2):268-274. [21] 綦建红,杨丽.中国OFDI的区位决定因素——基于地理距离与文化距离的检验[J].经济地理,2012(12):4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