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家洋,等.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我国下阶段全球变化研究工作的重点[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4):371-377. [2]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J].世界环境,2000,3:6-12. [3]孙成彦.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师,2010(2):48,50. [4]刘长灏,张凯.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14(3):61-63. [5]贺酰淑,等.陕北地区石油产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7. [6]张富强,等.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效生态农业的形成机理、模式选择与政府管理研究[J].农业经济,2016(5):38-41. [7]漆明春.谈生态、循环、低碳三种经济与绿色经济关系[J].北方经贸,2017(1):25-26. [8]杜宏茹,刘毅.我国干旱区绿洲城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2):69-79. [9]江凌,潘晓玲.城市化对新疆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 69-74. [10]崔旭,等.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可借鉴性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19(3):34-36. [11]翟巍.论德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J].理论界,2015(5):46-52. [12]刘菊.日本、德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分析与启示[J].青海科技,2016(1):51-53. [13]边云岗,等.基于绿色技术系统观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摸式[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13. [14]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事司.美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7(1):2,31-32. [15]方玉姣,关志强,田园.乌鲁木齐市能源结构优化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5(5):68-63. [16]魏毅.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9):68-71. [17]徐亮亮.乌鲁木齐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39(3):138-139. [18]张文俊,等.乌鲁木齐市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现状、趋势及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7):2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