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oxiadis C.A.,Ek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M].Athens:Athens Publishing Center,l968. [2]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3):1-14. [3] 杜鹏飞,等.滇西北地区人居环境问题与对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0(S1):38-43. [4] 刘立刚,吴泽斌.江西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障碍因子诊断[J].江西社会科学,2014(11):61-65. [5] 邓神宝,张青年.基于GIS的广东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3(1):127-134. [6] 娄胜霞.基于 GIS 技术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遵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8):1358-1363. [7] 苏华,等.基于格网的广州市萝岗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5):107-110. [8] 孙井东,杨兴柱.安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9(2):168-174. [9] 赵林,韩增林,马慧强.东北地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2):73-78. [10] 侯敬,王慧.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评价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5,41(4):98-104. [11] 李雪铭,等.城市化与城市人居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91-96 [12] 朱彬,张小林,尹旭.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J].经济地理,2015,35(3):138-144. [13] 李萌,赵锦慧.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武汉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3):292-297. [14] 孙晓娇,张杜鹃.基于AHP-GIS的山西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时空分异特征[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4):81-89. [15] 郝永娟,吐尔逊·哈斯木,杨家军.干旱环境背景下的城市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以新疆巴州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8(3):466-474. [16] 谢晓议,曾咺,李军.基于移动窗口法和栅格数据的重庆市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10):1351-1359. [17] 孙志芬,王永平.呼和浩特市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4):84-87. [18] 刘沛林,申秀英.诗意地栖居:和谐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新境界[J].求索,2005,17(12):52-54. [19] 买生,匡海波,张笑楠.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及实证[J].科研管理,2012,33(3):148-154. [20] 李元元.基于熵权的改进TOPSIS法在多项目优先级评价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8,46(14):159-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