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詹姝珂, 王仁曾, 刘耀彬. 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协同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异质性环境规制视角[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3(11):152-162.
|
[2] |
王仁曾, 詹姝珂, 庄旭东. 空间视角下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3(12):63-74.
|
[3] |
张小可. 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发展[J]. 中国金融, 2024(6):78-79.
|
[4] |
罗兴, 海焱茹, 何奇龙. 金融数字化能增强绿色金融发展的内生动力吗?:来自地区和银行层面的证据[J]. 金融发展研究, 2024(5):3-14.
|
[5] |
王仁曾, 詹姝珂, 刘耀彬.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的驱动效应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4):27-40.
|
[6] |
马骏. 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J]. 金融论坛, 2015(5):18-27.
|
[7] |
崔和瑞, 段春林, 赵巧芝. 绿色金融与绿色科技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机制与演化特征[J]. 工业技术经济, 2023(2):48-58.
|
[8] |
马丹, 朱清, 杨馥岑. 绿色金融、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92-107.
|
[9] |
刘七军, 那静文, 李昭楠, 等. “一带一路”省域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分异[J]. 生态经济, 2022 (10):62-69.
|
[10] |
胡怀敏, 连思涵.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基于灰色、耦合与空间联系网络的多维视角[J]. 金融与经济, 2021(9):51-59.
|
[11] |
王韧, 王宏乾. 绿色金融与生态资源的高质量协同发展:基于投入产出效率与空间耦合关系[J]. 农村金融研究, 2022(9):25-35.
|
[12] |
刘钒, 马成龙. 绿色金融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 2022(6):42-52.
|
[13] |
肖黎明, 张仙鹏. 强可持续理念下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2):312-324.
DOI
|
[14] |
徐维祥, 李露, 周建平, 等.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机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9):2044-2062.
DOI
|
[15] |
谭中明, 康勤, 董蕴仪. 绿色金融支持下的生态福利绩效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3(5):80-92.
|
[16] |
李唐蓉, 林辉. 区域绿色金融、空间溢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经济问题探索, 2023(4):157-174.
|
[17] |
田美玉, 叶云鹏. 生态城镇化与绿色金融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检验[J]. 统计与决策, 2023(2):157-161.
|
[18] |
舒泰一, 张子微, 赵田田, 等. 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的时空耦合协调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22(5):3-13.
|
[19] |
董晓红, 富勇. 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耦合发展空间动态演变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18(12):94-101.
DOI
|
[20] |
聂倩, 杨玲玲, 任晓昡. 绿色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时空分异测度及机制实证[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4(6):42-57.
|
[21] |
何潇伊. 绿色金融改革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J]. 现代营销(上旬刊), 2024(12):67-69.
|
[22] |
李彬, 章筱茜. 绿色低碳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中国商论, 2024(22):146-151.
|
[23] |
戈迎春. 科技金融助力绿色发展的模式与效应研究[J]. 商展经济, 2024(22):112-115.
|
[24] |
高明慧, 岳娟丽. 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J]. 唐山学院学报, 2024(6):6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