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浩, 郭也. 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及其国际比较研究[J]. 统计研究, 2013(8):102-110.
|
[2] |
阳立高, 谢锐, 贺正楚, 等.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4(12):136-147.
|
[3] |
谭晓鹏, 钞小静. 中国要素收入分配再测算[J]. 当代经济科学, 2016(6):7-16+122.
|
[4] |
钞小静, 廉园梅. 劳动收入份额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J]. 经济学动态, 2019(9):66-81.
|
[5] |
白俊红, 卞元超.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创新生产的效率损失[J]. 中国工业经济, 2016(11):39-55.
|
[6] |
刘亚琳, 茅锐, 姚洋. 结构转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J]. 经济学(季刊), 2018(2):609-632.
|
[7] |
巩师恩, 杜珊. 产融结合如何影响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资本和技术双重作用机制的解释[J]. 新疆社会科学, 2022(3):82-93.
|
[8] |
刘亚琳, 申广军, 姚洋.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新变化与再考察[J]. 经济学(季刊), 2022(5):1467-1488.
|
[9] |
王玉爽. 环境规制、技术进步偏向与劳动收入份额[J]. 商业研究, 2022(4):29-42.
|
[10] |
高运胜, 杜晓晴, 杨晨. 全球价值链异质性嵌入、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J]. 国际贸易问题, 2024(2):107-125.
|
[11] |
CAO Y N, WU T, KONG L Q, et al. The driver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efficiency in China’s citie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2(8):1427-1450.
|
[12] |
宫汝凯. 走向共同富裕之路:以技术市场发展提升劳动收入份额[J]. 财经研究, 2023(1):19-33.
|
[13] |
郭凯明. 人工智能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J]. 管理世界, 2019(7):60-77+202-203.
|
[14] |
徐雷, 杨家辉, 郑理.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动态演变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1):92-104.
|
[15] |
吕岩威, 李禹陶.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统计研究, 2023(5):51-63.
|
[16] |
王欢欢, 樊海潮, 唐立鑫. 最低工资、法律制度变化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J]. 管理世界, 2019(11):38-51+230-231.
|
[17] |
刘晓倩, 吴圣奎. 股权激励收益是否具有劳动报酬属性之法律认定:基于149个劳动关系相关股权激励判例的类案分析[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0(9):87-100.
|
[18] |
施新政, 高文静, 陆瑶, 等. 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股权分置改革的证据[J]. 经济研究, 2019 (12):21-37.
|
[19] |
艾华, 冀晓曼. 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6):47-60.
|
[20] |
赵秋运, 马晶, 胡巧玉. 融资约束、企业储蓄和劳动收入份额:基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发现[J]. 宏观质量研究, 2020(2):75-94.
|
[21] |
杜鹏程, 王姝勋, 徐舒. 税收征管、企业避税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所得税征管范围改革的证据[J]. 管理世界, 2021(7):105-118+8.
|
[22] |
徐丹丹, 赵天惠, 许敬轩. 税收激励、固定资产投资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2014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证据[J]. 管理评论, 2021(3):244-254.
|
[23] |
杨兰品, 张永叶, 胡凯. 税收征管数字治理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金税三期”试点的证据[J]. 税收经济研究, 2022(4):36-50.
|
[24] |
郭健, 刘浩萍, 宋尚彬. 增值税留抵退税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J]. 宏观经济研究, 2023(7):49-64.
|
[25] |
于井远.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基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考察[J]. 税务研究, 2024(1):113-119.
|
[26] |
王敏, 李敏丽. 留抵退税政策、企业流动性与劳动要素收入提升[J]. 管理世界, 2024(4):60-88.
|
[27] |
吴金柯, 卫晓明, 任晓姝. 企业绿色化转型与劳动收入份额:促进抑或挤出[J]. 产业经济研究, 2023(6):100-113+127.
|
[28] |
申广军, 姚洋, 钟宁桦. 民营企业融资难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J]. 管理世界, 2020(2):41-58+217.
|
[29] |
苏梽芳, 陈昌楠, 蓝嘉俊. “营改增”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财贸经济, 2021(1):44-61.
|
[30] |
危素玉.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及长效机制建设[J]. 地方财政研究, 2021(1):60-66.
|
[31] |
汪冲, 宋尚彬. 研发投入激励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基于人才集聚和收益共享视角[J]. 财政研究, 2022 (9):75-88.
|
[32] |
程锐. 数字金融、融资困境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J]. 财经科学, 2024(1):18-32.
|
[33] |
施新政, 高文静, 陆瑶, 等. 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股权分置改革的证据[J]. 经济研究, 2019 (12):21-37.
|
[34] |
蔡伟贤, 沈小源, 李炳财, 等.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J]. 财政研究, 2022(5):31-48.
|
[35] |
江轩宇, 朱冰.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J]. 经济学(季刊), 2022(4):1101-1124.
|
[36] |
郝秀琴, 杨伯坚. 税收负担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J]. 经济经纬, 2023(5):150-160.
|
[37] |
方军雄. 劳动收入比重,真的一致下降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发现[J]. 管理世界, 2011(7):31-41+188.
|
[38] |
余淼杰, 梁中华.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制造业贸易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 2014 (7):2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