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经济经纬
    实质性减税降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白彦锋
    2020 (1):  5-12.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0.01.001
    摘要 ( )   PDF(843KB) ( )  
    本文通过对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阐释了实质性减税降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而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目标指向就是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降低增值税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和经济结构改善,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实现企业效率变革,通过降低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知识含量和技术水平,从而实现动力变革。为此,一要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双重激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的税收支持体系,形成对国家创新体系的“三重激励”;二要打造政府、企业、居民“多支柱养老模式”,为企业轻装上阵奠定制度基础;三要适应经济金融化发展趋势,加强对数字经济的公平课税;四要落实好高质量征管,为实质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保驾护航;五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承包地调整:困扰与化解
    邢海宝
    2020 (1):  13-26.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0.01.002
    摘要 ( )   PDF(774KB) ( )  
    农村承包地的调整变动困扰着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和“三权分置”的完善,调整的根据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基于生存保障公平地获得承包地的观念和机制、成员享有要求集体分配土地的民事权利即包地权的理论,以及农民集体应当拥有调地权能的主张。本文认为,均分土地保障生存的观念和机制等已不能适应当下的治理格局和法治背景;包地权不是民法上的权利,而应当是宪法性权利;承包经营权应当立足农业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来进行定位和保护,农民集体不应调整已发包给农户的土地,农户的土地经营权不应被扰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省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常项目的影响研究——基于货物贸易视角的分析
    刘方
    2020 (1):  27-38.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0.01.003
    摘要 ( )   PDF(876KB) ( )  
    本文选取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系统GMM和差分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沿海与内陆、沿边与非沿边、享受优惠政策高与低、金融控制强与弱等4类不同省区金融发展对经常项目余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全部样本估计时,金融发展显著负向影响经常项目余额,这一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使用不同区域的子样本估计时,金融发展对沿海省区、非沿边省区、享受优惠政策高以及金融控制弱省区的经常项目余额的抑制作用较大,而在其他省区作用较小。因此,各地区应充分利用金融手段来调整进出口余额,以保证经常项目的持续平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纵横
    国家审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郑石桥, 许玲玲
    2020 (1):  39-52.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0.01.004
    摘要 ( )   PDF(1147KB) (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本文围绕国家审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2012年—2016年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增长质量。研究表明,国家审计通过揭示功能、处理处罚功能和建议功能的不同组合协同作用所产生的抵御效应和综合效应,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审计机关应在全面揭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处理处罚、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并督促审计建议被采纳,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应链金融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创业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梁艳, 温瑶, 张广思, 谢家平
    2020 (1):  53-61.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0.01.005
    摘要 ( )   PDF(994KB) ( )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本文从信号传递机制及共生理论视角,提出供应链上合作关系的稳定性以及核心企业信用扩散对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绩效调节机理的构念模型及相关假设,并运用2011年—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会随其经营性现金流正向变动,这表明企业面临着一定的融资约束;而在加入供应链金融发展水平变量后,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变动受经营性现金流的影响减弱,这表明融资难度有所降低。进一步地,本文引入供应链上合作关系的稳定性以及核心企业的信用扩散影响两个调节变量,分别在原有模型中加入交互项进行了总体回归和分组检验,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模式对于供应链上合作关系趋于稳定的企业以及受核心企业信用扩散影响的企业具有更显著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丝路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债风险评价及启示——基于31个沿线国家的数据分析
    胡颖, 刘营营
    2020 (1):  62-71.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0.01.006
    摘要 ( )   PDF(899KB) (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债风险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以负债率、偿债率和债务率指标为基础构建了外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1个国家2010年—2017年的数据,运用模糊物元分析法综合测度沿线国家的外债风险,并进行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债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蒙古、老挝、斯里兰卡、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外债风险非常高;财政赤字、贸易条件恶化、国际市场利率提高是推动沿线国家外债风险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提升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效益,中国企业应优化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减少对高外债风险国家的投资;拓宽投资领域,增加非能源领域的投资,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投资前应严格审核项目,合理融资方式,避免增加债务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水平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曹冲, 夏咏
    2020 (1):  72-80.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0.01.007
    摘要 ( )   PDF(2202KB) ( )  
    本文基于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竞争力三方面的描述统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呈扩大趋势,出口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潜力巨大,出口贸易竞争力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具有比较优势,在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两国不具有比较优势;出口贸易发展水平较高,不同时段和时点变化特征明显。因此,中国与中亚五国应积极开展农业经贸合作,优化农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