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8-25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
    对外开放、金融稳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钰, 何剑, 祝林
    2025 (4):  5-14.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4.001
    摘要 ( )   HTML ( )   PDF(3134KB) ( )  

    开放发展和经济安全是新时期须统筹好的重要关系。文章运用SV-TVP-SVAR模型动态识别对外开放、金融稳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时变和时点关系,并全面刻画不同开放方式下的经济金融效应。研究表明:不同开放方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贸易开放能够在短期和中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投资开放在短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呈现正负交替特征,中期则表现为正效应;两种开放方式的长期效应机制均不明确。贸易开放和投资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亦具有显著差异,金融稳定在对外开放传导机制中的中介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今后应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系,助力我国经济金融行稳致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刘卓, 赖敏婷, 周利梅
    2025 (4):  15-25.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4.002
    摘要 ( )   HTML ( )   PDF(1113KB) ( )  

    文章运用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中2017—2022年新能源汽车贸易数据,探究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的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范围日益扩大,贸易联系更加紧密和高效,区域内的合作显著增多且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但贸易关系还存在不对称情况,非闭环模体占比较大;近年来我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贸易参与模式主要表现为对外出口;互惠效应、聚集效应、传递效应、时间结构效应等内生机制与经济发展水平、商业自由度等外生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的演化。基于此,今后我国新能源汽车贸易要不断强化节点重要性、优化贸易网络安全性、提升贸易网络联通性,从而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转型
    光环之下:纳税信用评级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吗?
    牛彪
    2025 (4):  26-36.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4.003
    摘要 ( )   HTML ( )   PDF(828KB) ( )  

    全面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抓手。文章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考察了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纳税信用评级制度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可以通过激励机制与治理机制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激励机制包含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与提高企业声誉,治理机制包含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与信息透明度;异质性分析发现,当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低、社会信任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市场环境好时,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今后政府部门应持续创新对企业的管理模式,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组合拳”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应诚信纳税,将纳税信用视为企业的信用资产,发挥其对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收入多元化转型与经营稳定性
    潘超, 张波
    2025 (4):  37-46.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4.004
    摘要 ( )   HTML ( )   PDF(796KB) ( )  

    文章基于2013—2024年我国38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经营稳定性的影响,并深入剖析在收入多元化转型的冲击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经营稳定性之间关系的变化。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可促进银行经营稳定性提升;机制分析表明,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银行竞争力和经营效率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商业银行、中西部地区的银行和冗员程度较低的银行中,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收入多元化转型会抑制数字化转型对银行经营稳定性提升的促进作用。今后应积极推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大数字化资源投入,探索差异化转型路径,同时注重收入多元化转型的差异化影响,为金融稳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司治理
    法治强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来自中国环保法庭设立的经验证据
    周卓凡, 唐亮, 赵恒凯, 刘旭阳
    2025 (4):  47-58.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4.005
    摘要 ( )   HTML ( )   PDF(843KB) ( )  

    文章基于2004—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环保法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保法庭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环保法庭能够通过加大外部融资约束和提高媒体关注度双重途径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在法治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高数字化水平企业、非国有企业中,环保法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作用更为突出;高管环保背景这一企业内部情境因素强化了环保法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环保法庭的设立对毗邻城市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今后相关部门应深化环境司法专门化改革赋能企业绿色创新,企业应积极响应环保政策,注重高管环保知识的重要性,实现经济稳增与生态治理的双赢。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心资本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
    李季鹏, 石甲香
    2025 (4):  59-69.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4.006
    摘要 ( )   HTML ( )   PDF(803KB) ( )  

    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与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企业韧性已成为中国企业抵御风险冲击、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文章基于2010—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耐心资本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耐心资本能够显著提升企业韧性;机制检验表明,耐心资本可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声誉来提升企业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耐心资本对企业韧性提升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处于成长期与衰退期的企业中更显著。今后应积极发展耐心资本投资,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耐心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补贴等政策工具全方位推动企业韧性提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丝路研究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贸易网络演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何文彬, 王念
    2025 (4):  70-80.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4.007
    摘要 ( )   HTML ( )   PDF(6038KB) ( )  

    文章以39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金融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刻画共建国家金融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分工位置等特征,分析共建国家金融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合作形式、双边依存度等,采用QAP分析法准确测量关系数据之间的策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国际资源依存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国家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不同,金融服务业合作在空间距离的相关性上呈现离散化特征;SNA分析表明,在 DVA、RDV、FVA 网络中分别有不同轴心国,PDC网络去中心化并形成欧亚派系;空间位置、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开放程度、金融发展规模以及利率差异是影响共建国家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贸易网络的主要因素。今后应优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金融服务业发展方式,调整国际资源依存结构,推进金融合作高效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