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乡村振兴研究专题
    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返贫阻断效应研究——基于新疆南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385个家庭的调查分析
    陈海龙
    2025 (1):  5-18.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1.001
    摘要 ( )   HTML ( )   PDF(1990KB) ( )  

    文章基于新疆南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385个家庭的调查数据,采用PSM方法研究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户返贫的阻断效应。研究发现:农户每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次数较少,目前返贫风险处于较低的水平;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可有效降低农户返贫风险,但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现象,且阻断农户返贫的过程中还存在反机会追求现象,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户返贫风险的阻断效应也存在明显的多维异质性。现阶段,建议重点培育乡村非农种植产业,并以非农种植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开展更具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在有效降低农户返贫风险的同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形成巩固脱贫成果的内生机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政策试点的经验证据
    玛依拉·米吉提, 于月恒
    2025 (1):  19-29.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1.002
    摘要 ( )   HTML ( )   PDF(817KB) ( )  

    文章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1999—2022年我国1291个县域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且产业结构优化、新型城镇化以及二者的协同效应是主要的作用机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在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地区更为明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带来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且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城镇居民,契合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今后应进一步扩大农村产业融合试点范围,完善政策扶持体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融观察
    以建设金砖支付系统为契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赵志君, 薛冰清
    2025 (1):  30-39.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1.003
    摘要 ( )   HTML ( )   PDF(787KB)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以强大的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实力为后盾,主导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该体系及其继承者(牙买加体系)是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设计的,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够公平。此外,现有国际货币体系面临难以克服的矛盾,如特里芬难题、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等。当美国利益与国际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美国会利用现有货币体系赋予的权利制造美元潮汐,占有他国财富。美国还会利用其对国际资金清算系统的控制权冻结甚至剥夺他国的海外资产。基于这种货币体系存在不公平性和难以克服的固有矛盾,文章分析了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必然性,并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扎根理论视角下数字人民币生态圈利益相关者互动机制研究
    施志晖, 杜苏迪, 陆岷峰
    2025 (1):  40-50.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1.004
    摘要 ( )   HTML ( )   PDF(2051KB) ( )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人民币作为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其对提高支付系统效率、加强金融安全、保护隐私等意义愈显重大。文章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结合数字人民币试点项目、政策文件和调研资料,构建了数字人民币生态圈利益相关者互动机制模型,并探讨可行的互动方式。研究表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适应性、金融机构适应性和行业效益是影响数字人民币利益相关者互动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是促进利益相关者良性互动的核心动力。今后可从服务优化、研发推广和系统共建三大方向,进一步促进数字人民币生态圈利益相关者良性互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税务研究
    高标准市场体系视角下企业税收负担公平性再考察
    张凯强
    2025 (1):  51-57.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1.005
    摘要 ( )   HTML ( )   PDF(1484KB) ( )  

    新发展阶段,应努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体制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减少企业间税收负担差异、促进税负公平、优化市场竞争环境等是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基于我国企业间税收负担差异性的典型事实,重新审视企业间税收负担的公平性问题。研究发现,地区间税收优惠政策差别较大、税收征管水平和强度不同以及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等都是造成我国企业间税收负担差异化的原因,企业税收负担差异化是公平与效率权衡的结果。今后,应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保持税收政策调整的高效性、一致性,规范企业税费管理,实现税收优惠政策的统一化与法治化,不断提高税务机关的征管服务水平,增强地区间税收征管的协调性,更好地促进税负公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值税留抵退税、融资约束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王庆, 欧阳希
    2025 (1):  58-69.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1.006
    摘要 ( )   HTML ( )   PDF(1489KB) ( )  

    税收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其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更是息息相关。文章基于2015—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且这一积极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以及普通员工样本中更为明显。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可以通过缓解企业内外部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今后,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等举措,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丝路研究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锂离子电池贸易网络结构动态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程云洁, 李沛阳
    2025 (1):  70-80.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5.01.007
    摘要 ( )   HTML ( )   PDF(3460KB) ( )  

    文章选取2012—2022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锂离子电池贸易额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锂离子电池贸易网络并分析其结构动态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锂离子电池贸易网络的空间关联性、稳定性和连通性逐步增强,并呈现明显的“小世界”特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锂离子电池贸易网络社团逐步聚拢,中国、新加坡、捷克和波兰在贸易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国内生产总值、石油出口量、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地理距离、接壤国家和“双碳”目标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锂离子电池贸易网络结构动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今后,中国应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跨境物流通道建设,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