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经济经纬
    高铁的需求替代效应评估:基于全局网络的研究
    翁瑾, 肖嘉颖, 李鑫
    2021 (2):  5-16.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1.02.001
    摘要 ( )   PDF(984KB) ( )  
    本文利用GIS计算了“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建成后高铁对航空和公路的需求替代效应,并评估了高铁网络对出行效率和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对公路和航空会形成明显的替代效应,有31.65%的公路市场份额和12%的航空市场份额被高铁所替代。高铁的弹性系数大于航空和公路的弹性系数,且只有高铁的弹性系数大于1。高铁网络的建设也引发了“截弯取直”效应。航空和公路在客运量、周转量的减少部分中分别有50.4%和46.1%归因于“截弯取直”效应。此外,高铁能够提升出行效率,降低运营阶段交通工具的碳排放总量。与之前就单条高铁线路或局部区域网络的研究不同,本研究以包含我国大陆地区337个地级市的全局网络为研究对象,并综合考虑了包括航空、公路、高铁在内的多式交通网络,计算结果更符合现实条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网络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单晨, 陈艺丹
    2021 (2):  17-28.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1.02.002
    摘要 ( )   PDF(2194KB) ( )  
    本文以京津冀三地 13 个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测度城市之间的旅游协同发展水平,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旅游协同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旅游协同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京津冀城市间旅游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旅游协同发展网络初步成型,北京—天津这一城市组合具备较高的协同发展水平;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网络密度不断增加,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成为推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关键枢纽区域;从区域特征来看,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网络呈现北部相对紧密、南部相对稀疏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内部城市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聚集态势逐年提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生态环境是影响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首要因素,创新环境对城市协同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纵横
    银行关联、区域金融发展与高管薪酬
    陈继萍, 崔浩杰, 王帅
    2021 (2):  29-39.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1.02.003
    摘要 ( )   PDF(911KB) ( )  
    本文以2012年—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银行关联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关联能够提升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且在高层级银行关联企业中更为显著;区域金融发展会在银行关联对高管薪酬的作用上产生影响,在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企业引入高层级银行关联高管后会显著提高高管薪酬水平。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发现,缓解融资约束对提高高管薪酬具有显著的间接效应。本文从银行关联这一非正式制度视角探究了影响高管薪酬的因素,为高管薪酬契约的设计提供了经验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地方财政投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思考
    胡绍雨
    2021 (2):  40-48.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1.02.004
    摘要 ( )   PDF(1150KB) ( )  
    本文在梳理企业自主创新基本内涵和地方财政投入基本内涵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地方财政投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认为还存在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政策缺乏顶层设计、投入结构不合理以及增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构建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并积极引入绩效评价机制;优化税收优惠制度,拓宽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并将其运用到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加强地方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完善我国地方财政投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税收楔子”对地区就业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
    李永海, 胡珊
    2021 (2):  49-58.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1.02.005
    摘要 ( )   PDF(1476KB) ( )  
    作为我国当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和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首要内容,稳定居民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刚性成本高仍是困扰企业稳健发展的突出问题,“税收楔子”作为衡量市场主体运行成本的重要指标,对地区居民就业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先测算了我国2008年—2018年各地区的“税收楔子”,得出全国平均水平为33.4%,其中,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占主要份额。进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税收楔子”对就业水平的影响效应,得出“税收楔子”偏高会导致地区居民就业率降低和失业率增加的结论。因此,建议进一步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水平,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统一全国社保缴费比例,提高社保征缴力度,从而通过降低“税收楔子”来提升地区市场主体的活力,稳定居民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丝路研究
    来自中国的借款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研究——基于沿线24个国家的实证分析
    杜晓蓉, 周静
    2021 (2):  59-70.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1.02.006
    摘要 ( )   PDF(2149KB) ( )  
    为了反驳国际上关于中国藉由“一带一路”倡议致使沿线国家陷入“债务陷阱”的错误言论,本文收集和整理了24个沿线国家对中国负债的数据,发现以沿线国家对中国负债占GDP比重来衡量的负债规模较低,而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一负债指标与其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表明从中国融资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从债务结构看,尽管沿线国家对中国负债占其总外债比重呈增长态势,但实证结果再次证实当前的债务结构同样促进了其经济增长,并且这一特征在高主权信用风险国家更加凸显。这些结论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吸引沿线国家参与我国的“双循环”战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空间计量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
    胡颖, 孙迪
    2021 (2):  71-80.  doi: 10.16716/j.cnki.65-1030/f.2021.02.007
    摘要 ( )   PDF(1182KB) ( )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风险较大,人民币汇率变动引起的经营风险是其中之一。本文选取“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2003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运用stata15.0、matlab2018软件,实证检验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显著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东道国市场规模、开放水平与腐败控制程度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存在空间相关性和正向的第三国效应。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应重视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合理使用避险工具。在对沿线国家投资时应考虑沿线国家的市场规模、开放水平与腐败控制程度,选择重点国家并制定适宜的投资方案;优化对沿线重点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围绕重点产业实现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集聚,形成沿线国家产业链各环节的分工合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