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成伯清. 效率、公平与结构:社会学视野中的共同富裕[J]. 南京社会科学, 2023(7):78-85+104.
|
[2] |
宋晓玲. 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J]. 财经科学, 2017(6):14-25.
|
[3] |
张会盼.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8):17-18.
|
[4] |
钞小静, 沈坤荣. 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J]. 经济研究, 2014(6):30-43.
|
[5] |
WANG S, TAN S. F, YANG S, et al. Urban-biased land development policy and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evidence from Hubei province,China[J]. Land use policy, 2019(9):104066.
|
[6] |
冀福俊. 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调节效应分析[J]. 经济问题, 2023(2):35-41.
|
[7] |
宋科, 刘家琳, 李宙甲. 数字普惠金融能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吗?:兼论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同效应[J]. 中国软科学, 2022(6):133-145.
|
[8] |
黄细嘉, 张科, 王红建, 等. 乡村旅游发展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来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经验证据[J]. 旅游学刊, 2023(2):16-29.
|
[9] |
肖维泽, 王景景, 赵昕东.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J]. 宏观经济研究, 2022(9):78-86+96.
|
[10] |
骆永民, 李奇原, 张越. 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5):63-75.
|
[11] |
肖卫东, 杜志雄.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6):120-129.
|
[12] |
李晓龙, 冉光和.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农村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双重视角[J]. 农业技术经济, 2019(8):17-28.
|
[13] |
张东玲, 王艳霞. 农村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对收入分配的协同效应:基于产城融合视角的实证检验[J]. 江汉学术, 2022(1):13-28.
|
[14] |
刘国斌, 董俊杰. 产业结构优化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 东北农业科学, 2020(2):67-71.
|
[15] |
穆怀中, 吴鹏. 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 经济学家, 2016(5):37-44.
|
[16] |
潘星辰, 张博华, 何文举. 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耦合协调对经济发展空间异质性影响: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 2022(12):92-100+136.
|
[17] |
闫华飞, 章雷敏, 郑新宇. 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测度及时空演化[J]. 生态经济, 2024(2):86-91+116.
|
[18] |
王倩. 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J]. 工业技术经济, 2023(3):73-81.
|
[19] |
涂圣伟, 杨祥雪. 要素市场化配置、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民共同富裕[J]. 贵州社会科学, 2022(9):148-159.
|
[20] |
曹哲, 邵旭.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 西南金融, 2023(4):57-70.
|
[21] |
庞金波, 吴迺霖.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2):94-103.
|
[22] |
曹俊勇, 张乐柱.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态影响:基于系统GMM及门限效应的检验[J]. 西南金融, 2023(1):43-55.
|
[23] |
陈奇琦.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 2023(2):46-48.
|
[24] |
赵慧. 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构建[J]. 农业经济, 2022(12):101-102.
|
[25] |
王丽纳, 李玉山.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分析[J]. 改革, 2019(12):104-114.
|
[26] |
单卓然, 黄亚平.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 城市规划学刊, 2013(2): 16-22.
|
[27] |
陈明星, 叶超, 陆大道, 等.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的认知与建构[J]. 地理学报, 2019(4):633-647.
DOI
|
[28] |
董晓峰, 杨春志, 刘星光.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探讨[J]. 城市发展研究, 2017(1):26-34.
|
[29] |
熊凯军. 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有助于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准自然实验[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123-136.
|
[30] |
张科, 熊子怡, 黄细嘉, 等. 红色旅游发展与革命老区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双重差分法的经验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23(5):103-121.
|
[31] |
刘山峰, 刘英杰. 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增长[J]. 当代经济, 2023(11):14-22.
|
[32] |
徐雪, 王永瑜. 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21(10):1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