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颖, 钱本宇, 方观富. 增值税留抵退税与企业数字化转型[J]. 财政研究, 2023(3):114-128.
|
[2] |
曹直, 吴非. 税收激励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准自然实验[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3(2):88-99.
|
[3] |
王海, 闫卓毓, 郭冠宇, 等. 数字基础设施政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还是“负能”?[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3(5):5-23.
|
[4] |
刘锡禄, 陈志军, 马鹏程. 信息技术背景CEO与企业数字化转型[J]. 中国软科学, 2023(1):134-144.
|
[5] |
张慧, 黄群慧. 海归高管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吗?[J]. 科学学研究, 2024(4):778-796.
|
[6] |
高永清, 肖学旺, 赵子建, 等.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中哈经贸与税收合作[J]. 税务研究, 2020(5):66-71.
|
[7] |
孙雪娇, 翟淑萍, 于苏. 柔性税收征管能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自纳税信用评级披露自然实验的证据[J]. 中国工业经济, 2019(3):81-99.
|
[8] |
叶永卫, 曾林, 李佳轩. 纳税信用评级制度与企业创新:“赏善”比“罚恶”更有效?[J]. 南方经济, 2021(5):52-68.
DOI
|
[9] |
汪旭晖, 王东明. 互补还是替代: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8(6):67-82.
|
[10] |
曾亚敏, 张俊生. 税收征管能够发挥公司治理功用吗[J]. 管理世界, 2009(3):143-151.
|
[11] |
ZHANG Z Q, SU Z, TONG F. Do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restrain corporate financialization?Evidence from China[J].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2023, 56:104152.
|
[12] |
袁淳, 肖土盛, 耿春晓, 等.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分工:专业化还是纵向一体化[J]. 中国工业经济, 2021(9):137-155.
|
[13] |
孙红莉, 雷根强. 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 财政研究, 2019(12):87-101.
|
[14] |
陈登科. 贸易壁垒下降与环境污染改善:来自中国企业污染数据的新证据[J]. 经济研究, 2020(12):98-114.
|
[15] |
HADLOCK C J, PIERCE J R. New evidence on measuring financial constraints:moving beyond the KZ index[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10(5):1909-1940.
|
[16] |
管考磊, 张蕊. 企业声誉与盈余管理:有效契约观还是寻租观[J]. 会计研究, 2019(1):59-64.
|
[17] |
XIE F, ZHANG B H, ZHANG W R. Trust,incomplete contracting,and corporate innov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2022(5):3419-3443.
|
[18] |
GRIFFIN D W, LI K, XU T. Board gender diversity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international evidence[J]. Journal of fi- 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021(1):123-154.
|
[19] |
辛清泉, 孔东民, 郝颖. 公司透明度与股价波动性[J]. 金融研究, 2014(10):193-206.
|
[20] |
申慧慧, 于鹏, 吴联生. 国有股权、环境不确定性与投资效率[J]. 经济研究, 2012(7):113-126.
|
[21] |
曹春方, 周大伟, 吴澄澄. 信任环境、公司治理与民营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J]. 世界经济, 2015(5): 125-147.
|
[22] |
张永奇, 单德朋. 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来自CFPS2018的证据[J]. 新疆财经, 2021(4):5-15.
DOI
|
[23] |
张振, 李军军.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路径选择[J]. 新疆财经, 2024(1):34-44.
DOI
|
[24] |
祝伟展, 王雪标. 技术市场发展、实体企业金融化与创新质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2):80-89.
|